基本信息
- 申请号 CN00111279.1
- 公开号 CN1174205C
- 申请日 2000/08/09
- 公开日 2004/11/03
- 申请人 海尔集团公司 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
- 优先权日期
- 发明人 唐海北 李治平 种衍习 邵桂礼
- 主分类号
- 申请人地址 266101山东省青岛市海尔路海尔园
- 分类号
-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状态 发明专利权部分无效宣告的公告
- 代理人 邢雪红
- 有效性 期限届满
- 法律状态 【期限届满】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调底脚,它包括螺栓、旋转套和支承垫,其中螺栓与 旋转套为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支承垫的中部设置一环形凸台,该环形 凸台与旋转套下表面平滑接触,其特征在于在支承垫的环形凸台所形 成的凹槽内放置润滑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底脚,其特征在于旋转套的外表 面均匀分布齿锯状纹槽,同时均匀设置多个轴向长条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底脚,其特征在于旋转套的轴向 长条孔的数量是6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底脚,其特征在于在旋转套的下 端设置一个环形空腔,在环形空腔的底部设置三个卡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底脚,其特征在于在支承垫上设 置一端部向外侧延展的环形凸圈,该凸圈与旋转套下端的卡爪对应卡 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底脚,其特征在于在支承垫的环 形凸台所形成的凹槽内放置滚珠或带有框架的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底脚,其特征在于在旋转套卡爪 与支承垫环形凸圈的卡合处设置带有框架的滚珠轴承。
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底脚,其特征在于旋转套的外表 面均匀分布齿锯状纹槽,同时均匀设置多个轴向长条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底脚,其特征在于旋转套的轴向 长条孔的数量是6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底脚,其特征在于在旋转套的下 端设置一个环形空腔,在环形空腔的底部设置三个卡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底脚,其特征在于在支承垫上设 置一端部向外侧延展的环形凸圈,该凸圈与旋转套下端的卡爪对应卡 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底脚,其特征在于在支承垫的环 形凸台所形成的凹槽内放置滚珠或带有框架的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底脚,其特征在于在旋转套卡爪 与支承垫环形凸圈的卡合处设置带有框架的滚珠轴承。
展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脚,尤其设置在一定物体底部的高度可调的底脚装 置。
背景技术 1994年6月1日授权公告的93220407号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记载 了一种底脚调整装置,它包括调整旋钮21、支承垫22、螺丝23等构件, 参见图1,所述的螺丝23上端为一内六角孔,调整旋钮21包覆螺丝23 下端,且调整旋钮21的周围为等距分布的锯齿状凹凸纹路槽道211,该 调整旋钮21下端凸出一圆扣状的卡合端212;支承垫22呈圆盘状且上端 中央处为一卡合孔221,该支承垫下端面呈同心圆状的凸爪,借助螺丝与 调整旋钮为一体化包覆连接,且调整旋钮下端的卡合端卡扣穿置于支承垫 上端的卡合孔内,螺丝穿置于被支撑物体的螺合件内,利用螺丝上端的内 六角孔及调整旋钮,可提供两种调整方式,再有,支承垫与调整旋钮间为 活动性可各自旋转的构造,达到省力调整和维持地面不被破坏的效果。
该 底脚装置适合设置在屏风底部,这样,可以通过螺丝上端的内六角孔由上 而下调整高度,同时,屏风的重量不是很大,所以也可借助调整旋钮调整 高度。
但是这种结构不适用于电冰箱等体积大、重量高的物体,对于电冰 箱等大型物体,调整旋钮在旋转时,调整旋钮与支承垫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巨大的摩擦力,使得高度调整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电冰箱等重物体的 可调底脚。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螺栓、旋转套和支承垫,其中螺栓与旋 转套为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支承垫的中部设置一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与 旋转套下表面平滑接触。
在支承垫的环形凸台所形成的凹槽内放置润滑物;旋转套的外表面均 匀分布齿锯状纹槽,同时均匀设置多个轴向长条孔;在旋转套的下端设置 一个环形空腔,在环形空腔的底部设置三个卡爪;在支承垫上设置一端部 向外侧延展的环形凸圈,该凸圈与旋转套下端的卡爪对应卡合;在支承垫 的环形凸台所形成的凹槽内放置滚珠或带有框架的轴承:在旋转套卡爪与 支承垫环形凸圈的卡合处设置带有框架的滚珠轴承。
采用本发明,旋转套与支承垫之间是一种准线接触,这样接触面较现 有技术大大减小,同时由于润滑物的作用,降低了高度调整时旋转套与支 承垫之间的摩擦;同时,由于旋转套上长条孔的设置,对于比较重的物体, 借助于螺刀等可插入长条孔的工具,利用杠杆原理,可以很轻松的转动旋 转套及螺栓,实现高度的调整。
这样,对于比较轻的物体,直接扭动旋转 套即可使螺栓转动:对于比较重的物体,借助杠杆即可旋转螺栓,因此本 发明不仅操作省力,而且适合安装在不同重量的物体底部,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旋转套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支承垫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上述附图1-图5,本发明包括螺栓1、旋转套2和支承 垫3,其中带有六方螺帽的螺栓1与塑料旋转套2为一体化固定连接,螺 栓1的螺帽固定在旋转套2内,在支承垫3的中部设置一环形凸台32,该 环形凸台32与旋转套2下表面平滑接触,在使用状态,旋转套2压迫支承 垫3,当转动旋转套2时,旋转套2与支承垫的环形凸台32发生摩擦;在 该环形凸台32所形成的凹槽4内放置润滑脂33,这样可以减轻摩擦力的 作用;旋转套2的外表面均匀分布锯齿状纹槽,同时均匀设置6个轴向长 条孔23,既可以直接转动旋转套,也可以借助螺刀等插入长条孔内转动旋 转套;在旋转套2的下端设置一个环形空腔24,在环形空腔24的底部设 置三个卡爪21;在支承垫3上设置一端部向外侧延展的环形凸圈31,该环 形凸圈31与旋转套下端的卡爪21对应卡合,这样旋转套2与支承垫卡合 在一起,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且两者能够自由转动;在支承垫3的环形凸 台32所形成的凹槽内放置滚珠或带有框架的轴承,在旋转套卡爪21与支 承垫环形凸圈3 1的卡合处设置带有框架的滚珠轴承,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 摩擦。
展开
背景技术 1994年6月1日授权公告的93220407号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记载 了一种底脚调整装置,它包括调整旋钮21、支承垫22、螺丝23等构件, 参见图1,所述的螺丝23上端为一内六角孔,调整旋钮21包覆螺丝23 下端,且调整旋钮21的周围为等距分布的锯齿状凹凸纹路槽道211,该 调整旋钮21下端凸出一圆扣状的卡合端212;支承垫22呈圆盘状且上端 中央处为一卡合孔221,该支承垫下端面呈同心圆状的凸爪,借助螺丝与 调整旋钮为一体化包覆连接,且调整旋钮下端的卡合端卡扣穿置于支承垫 上端的卡合孔内,螺丝穿置于被支撑物体的螺合件内,利用螺丝上端的内 六角孔及调整旋钮,可提供两种调整方式,再有,支承垫与调整旋钮间为 活动性可各自旋转的构造,达到省力调整和维持地面不被破坏的效果。
该 底脚装置适合设置在屏风底部,这样,可以通过螺丝上端的内六角孔由上 而下调整高度,同时,屏风的重量不是很大,所以也可借助调整旋钮调整 高度。
但是这种结构不适用于电冰箱等体积大、重量高的物体,对于电冰 箱等大型物体,调整旋钮在旋转时,调整旋钮与支承垫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巨大的摩擦力,使得高度调整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电冰箱等重物体的 可调底脚。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螺栓、旋转套和支承垫,其中螺栓与旋 转套为一体化固定连接,在支承垫的中部设置一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与 旋转套下表面平滑接触。
在支承垫的环形凸台所形成的凹槽内放置润滑物;旋转套的外表面均 匀分布齿锯状纹槽,同时均匀设置多个轴向长条孔;在旋转套的下端设置 一个环形空腔,在环形空腔的底部设置三个卡爪;在支承垫上设置一端部 向外侧延展的环形凸圈,该凸圈与旋转套下端的卡爪对应卡合;在支承垫 的环形凸台所形成的凹槽内放置滚珠或带有框架的轴承:在旋转套卡爪与 支承垫环形凸圈的卡合处设置带有框架的滚珠轴承。
采用本发明,旋转套与支承垫之间是一种准线接触,这样接触面较现 有技术大大减小,同时由于润滑物的作用,降低了高度调整时旋转套与支 承垫之间的摩擦;同时,由于旋转套上长条孔的设置,对于比较重的物体, 借助于螺刀等可插入长条孔的工具,利用杠杆原理,可以很轻松的转动旋 转套及螺栓,实现高度的调整。
这样,对于比较轻的物体,直接扭动旋转 套即可使螺栓转动:对于比较重的物体,借助杠杆即可旋转螺栓,因此本 发明不仅操作省力,而且适合安装在不同重量的物体底部,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旋转套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支承垫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上述附图1-图5,本发明包括螺栓1、旋转套2和支承 垫3,其中带有六方螺帽的螺栓1与塑料旋转套2为一体化固定连接,螺 栓1的螺帽固定在旋转套2内,在支承垫3的中部设置一环形凸台32,该 环形凸台32与旋转套2下表面平滑接触,在使用状态,旋转套2压迫支承 垫3,当转动旋转套2时,旋转套2与支承垫的环形凸台32发生摩擦;在 该环形凸台32所形成的凹槽4内放置润滑脂33,这样可以减轻摩擦力的 作用;旋转套2的外表面均匀分布锯齿状纹槽,同时均匀设置6个轴向长 条孔23,既可以直接转动旋转套,也可以借助螺刀等插入长条孔内转动旋 转套;在旋转套2的下端设置一个环形空腔24,在环形空腔24的底部设 置三个卡爪21;在支承垫3上设置一端部向外侧延展的环形凸圈31,该环 形凸圈31与旋转套下端的卡爪21对应卡合,这样旋转套2与支承垫卡合 在一起,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且两者能够自由转动;在支承垫3的环形凸 台32所形成的凹槽内放置滚珠或带有框架的轴承,在旋转套卡爪21与支 承垫环形凸圈3 1的卡合处设置带有框架的滚珠轴承,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 摩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