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申请号 CN00810356.9
- 公开号 CN1620250A
- 申请日 2000/07/14
- 公开日 2005/05/25
- 申请人 石原产业株式会社
- 优先权日期
- 发明人 小川宗和 西村昭广
- 主分类号
- 申请人地址 日本大阪府
- 分类号
-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当前专利状态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
- 代理人 沙永生
- 有效性 失效
- 法律状态 失效
摘要
杀虫组合物,它包含作为活性组分的至少一种特定的咪唑化合物和至少一种杀真菌剂,其中杀真菌剂选自(S)-5-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2-甲基-1-[(1-对甲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S)-丙基氨基甲酸异丙酯、3,5-二氯-N-(3-氯-1-乙基-1-甲基-2-氧代丙基)-4-甲基苯甲酰胺和N-(α-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基氨基)-5-噻唑氨基甲酰。
展开
展开
权利要求书
1.杀虫组合物,它包含作为活性组分的至少一种式(I)的咪唑化合物和至少 一种杀真菌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式(I)的咪唑化合物 和所述的至少一种选自下列物质的杀真菌剂的重量比为1∶10,000-10,000∶1∶ (S)-5-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2-甲基-1-[(1- 对甲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S)-丙基氨基甲酸异丙酯、3,5-二氯-N-(3-氯-1-乙基 -1-甲基-2-氧代丙基)-4-甲基苯甲酰胺和N-(α-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 基氨基)-5-噻唑氨基甲酰。
3.防治害虫的方法,它包括对害虫施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杀虫组合物。
展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杀虫组合物和用所述的组合物来防治害虫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组 合物用作农业和园艺的杀虫剂,它具有杀虫的效果,特别对防止和/或治疗植物病 有特别的改进效果。
背景技术 JP-A-131163披露了作为本发明杀虫组合物活性组分的咪唑化合物用作杀虫 剂,需要时它们能与其他杀真菌剂一起使用。
此外,作为含有上述咪唑化合物为活 性组分的混合杀虫组合物,可以提及的有披露于JP-A-11-71209、JP-A-11-106301 和JP-A-11-124305的几种。
另外,WO99/27788披露了下文所述的化合物1号与(S)- 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的可能混合物。
但是,并 不知道包含上述咪唑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选自下列的杀真菌剂的杀虫组合物有优异 的杀虫效果:(S)-5-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2- 甲基-1-[(1-对甲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S)-丙基氨基甲酸异丙酯、3,5-二氯-N- (3-氯-1-乙基-1-甲基-2-氧代丙基)-4-甲基苯甲酰胺和N-(α-氰基-2-噻吩基)- 4-乙基-2-(乙基氨基)-5-噻唑氨基甲酰。
关于下文所述的式(I)的各咪唑化合物的杀虫效果,其效果对某些特定害虫可 能是不足的,或者其残留效果会停留较短的时间,所以某些情况下对害虫的杀虫效 果实际上会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克服上述问题已经作了广泛的研究,结果发现当下文所述的式(I)的 咪唑化合物和至少一种杀真菌剂一起使用时能获得单用各化合物时所预计不到的 优良杀虫效果,其中杀真菌剂选自(S)-5-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 二氢咪唑-4-酮、2-甲基-1-[(1-对甲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S)-丙基氨基甲酸异 丙酯、3,5-二氯-N-(3-氯-1-乙基-1-甲基-2-氧代丙基)-4-甲基苯甲酰胺和N-(α- 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基氨基)-5-噻唑氨基甲酰。
本发明是在这些发现的 基础上完成的。
也就是说,本发明涉及包含作为活性组分的至少一种式(I)的咪唑化合物和至 少一种杀真菌剂的杀虫组合物:
式(I) 其中R是低级烷基或低级烷氧基,n是1-5的整数,其中杀真菌剂选自(S)-5-甲基 -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2-甲基-1-[(1-对甲苯基乙基) 氨基甲酰基]-(S)-丙基氨基甲酸异丙酯、3,5-二氯-N-(3-氯-1-乙基-1-甲基-2-氧 代丙基)-4-甲基苯甲酰胺和N-(α-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基氨基)-5-噻 唑氨基甲酰。
在式(I)的咪唑化合物中,作为定义R的低级烷基或低级烷氧基的烷基部分, 可以提及的是C1-6的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或己基,它们可以是 直链或支链的。
另外,在n至少为2的情况下,大多数R可以相同或不同。
式(I)的咪唑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下列化合物: 4-氯-2-氰基-1-二甲基氨磺酰基-5-(4-甲基苯基)咪唑(化合物1号) 4-氯-2-氰基-1-二甲基氨磺酰基-5-(4-甲氧基苯基)咪唑(化合物2号) 4-氯-2-氰基-1-二甲基氨磺酰基-5-(4-乙基苯基)咪唑(化合物3号)和 4-氯-2-氰基-1-二甲基氨磺酰基-5-(3-甲基-4-甲氧基苯基)咪唑(化合物4 号) 其中上述式(I)的咪唑化合物可用JP-A-1131163或EP-A-705823中披露的方 法来制造。
上述的(S)-5-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下文 简称为化合物 a)是THE 1998 BRIGHTON CONFERENCE-Pests & Diseases(1998年布 赖顿会议-害虫与疾病)319-326页披露的化合物。
上述的2-甲基-1-[(1-对甲苯基 乙基)氨基甲酰基]-(S)-丙基氨基甲酸异丙酯(下文简称为化合物 b)是THE 1998 BRIGHTON CONFERENCE-Pests & Diseases 367-374页披露的化合物。
3,5-二氯- N-(3-氯-1-乙基-1-甲基-2-氧代丙基)-4-甲基苯甲酰胺(下文简称为化合物 c)是 THE 1998 BRIGHTON CONFERENCE-Pests & Diseases335-342页披露的化合物。
N-(α -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基氨基)-5-噻唑氨基甲酰(下文简称为化合物 d) 是AG CHEM NEW COMPOUND REVIEW VOLUME17 1999的53页披露的化合物。
上述化 合物 a、 b、 c和 d是具有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的杀真菌剂。
包含作为活性组分的至少一种上述式(I)的咪唑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选自化合 物 a、 b、 c和 d的杀真菌剂的杀虫组合物在施用于被有害菌类感染或怀疑被感染的 种植的农作物时,表现出优良的杀菌效果,这些农作物包括蔬菜,如黄瓜( Cucumissativus)、番茄( Lycopersicon esculentum)和茄子( Solanum melongena);粮食作 物(creal crops)如稻( Oryza sativa)和大麦( Hordeum vulgare)、豆( Legume);果 树如苹果( Malus pumila)、梨( Pyrus serotina, Pyrus ussuriensis, Pyruscommunis)、葡萄( Vitis vinifera)、柑橘( Citrus)和土豆( Solanum tuberosum)。
所述的组合物适于防治的疾病如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常见绿霉病、 植物斑点病、链格孢属斑(Alternaria blotch)、细菌斑、紫斑病、黑变病、晚腐 病(late rot)、晚疫病、早疫病、稻瘟病、叶鞘枯萎病(sheath blight)、幼苗猝 倒和南方枯萎病。
此外,所述的组合物表现出由致植物病的菌类引起的土传疾病的 优良防治效果,这些菌类如 镰刀菌属、 丝核菌属、 轮枝孢菌属、 根肿菌属和 腐霉属。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表现出长期的残留效果以及预防和/或治疗效果,并且在 预防效果上特别优良。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表现出对下述这些疾病的优良防治效果:稻 瘟病、稻叶鞘枯萎病、黄瓜炭疽病、黄瓜、甜瓜( Cucumis melo)、甘蓝( Brassica)、 大白菜( Brassica)、洋葱( Allium cepa)、南瓜( Cucurbita)和葡萄的霜霉病;小麦 ( Triticum vulgare)、大麦( (Hordeum vulgare)和黄瓜的白粉病;土豆、辣椒 ( Capsicum annuum)、甜椒( Capsicum annuum)、西瓜( Citrullus vulgaris)、南瓜、 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番茄的晚疫病;小麦Septria病、土豆早疫病;柑橘 黑变病;柑橘的常见绿霉病;梨斑点病;苹果链格孢属斑;洋葱白色晚疫病;西瓜 褐色腐烂;各种作物的灰霉病、核盘菌属腐烂(Sclerothinia rot)、锈化和细菌斑 这样的疾病;以及由藻菌引起的疾病,如由致植物病的菌类引起的土传疾病,这些 菌类如 镰刀菌属、 腐霉属、 丝核菌属和 轮枝孢菌属。
此外,所述的组合物表现出对 由根肿菌属引起的疾病的优良防治效果。
更具体地说,所述的组合物表现出对下列 这些疾病的特别优良的防治效果:土豆、辣椒、甜椒、西瓜、南瓜、烟草和番茄的 晚疫病、以及黄瓜、甜瓜、甘蓝、大白菜、洋葱、南瓜和葡萄的霜霉病。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还表现出对农业和园艺害虫、螨虫和线虫的优良防治效 果,例如,害虫如光蝉(planthoppers)( Delphacidae)、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绿稻叶蝉( Nephotettix cincticeps)、赤豆象鼻虫( Callosobruchuschinensis)、黄地老虎( Spodoptera litura)和绿桃蚜虫(grean peach aphid)( Myzus persicae),螨虫如二点叶螨( Tetranychus urticae)、朱砂叶螨 (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桔金爪螨( Panonychus citri),而线虫如南方根癌 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e)。
构成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的大多数活性组分可以和助剂结合使用,用和常规农 业化学配制相同的方法制成各种形式,如可乳化的浓缩物、粉末、可润湿粉末、水 溶液、颗粒和悬浮浓缩物。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一起混合和制备上述式(I)的化合 物和其他特定的化合物,或者单独制备并将所得的制成物混合。
实际上这些制剂可 以就这样使用,或在用稀释剂如水稀释到预定浓度后使用。
作为助剂,可以提及的 是例如载体、乳化剂、悬浮剂、增稠剂、稳定剂、分散剂、潮湿剂、湿润剂、渗透 剂、防冻剂和消泡剂。
它们可在需要的情况下任选地加入。
载体分为固体载体和液 体载体。
固体载体的例子包括动物和植物来源的粉末,如淀粉、糖、纤维素粉、环 糊精、活性炭、黄豆粉、小麦粉、稻壳粉、木粉、鱼粉和奶粉;矿物粉如滑石、高 岭土、膨润土、有机膨润土、碳酸钙、硫酸钙、碳酸氢钠、沸石、硅藻土、白炭、 粘土、氧化铝、二氧化硅、硫粉和熟石灰。
液体载体的例子包括水;植物油如豆油 和棉籽油;动物油如牛脂和鲸油;醇类如乙醇和乙二醇;酮类如丙酮、甲基乙基酮、 甲基异丁基酮和异佛尔酮;醚类如二噁烷和四氢呋喃;脂肪烃类如煤油、煤馏油和 液体石蜡;芳烃类如甲苯、二甲苯、三甲苯、四甲苯、环己烷和溶剂石脑油;卤代 烃类如氯仿和氯苯;酰胺类如二甲基甲酰胺;酯类如乙酸乙酯和脂肪酸甘油酯;腈 类如乙腈;含硫化合物类如二甲基亚砜、N-甲基-2-吡咯烷酮和N,N-二甲基甲酰胺。
潮湿剂(spreader)的例子包括烷基硫酸钠、烷基苯磺酸钠、木素磺酸钠、聚氧乙烯 二醇烷基醚、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和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 酯。
在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中。
所述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所述的至少一种 选自化合物 a、 b、 c和 d的杀真菌剂的合适掺混重量比通常为1∶10000-10000∶1, 优选为1∶1000-10000∶1,更优选为1∶200-200∶1。
此外,所述的至少一种式(I)的 化合物和所述的化合物 a的最优选掺混重量比为1∶150-3∶1。
本发明还提供了防治害虫的方法,它包括对害虫施用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
施用时,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中的活性组分浓度根据目标作物、施用方式、配方形式、 剂量、施用季节和有害菌类的类型而改变,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在处理叶片 的情况下,作为活性组分的式(I)的化合物的浓度通常为0.01-1,000ppm,优选为 0.3-500ppm,作为活性组分的所述至少一种选自化合物 a、 b、 c和 d的杀真菌剂的 浓度通常为0.01-1,000ppm,优选为0.5-500ppm。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现在描述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例子。
但本发明决不受其限 制。
(1)杀虫组合物,它包含作为活性组分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S)-5- 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
(2)第(1)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 (S)-5-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重量比为1∶1000- 10000∶1。
(3)第(1)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S)- 5-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重量比为1∶200- 200∶1。
(4)第(1)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S)- 5-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重量比为1∶150-3∶1。
(5)杀虫组合物,它包含作为活性组分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2-甲基 -1-[(1-对甲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S)-丙基氨基甲酸异丙酯。
(6)杀虫组合物,它包含作为活性组分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3,5-二 氯-N-(3-氯-1-乙基-1-甲基-2-氧代丙基)-4-甲基苯甲酰胺。
(7)杀虫组合物,它包含作为活性组分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N-(α- 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基氨基)-5-噻唑氨基甲酰。
现在,下文将描述本发明的测试实施例。
但是,本发明决不受其限制。
测试实施例1 对黄瓜霜霉病的预防效果测试在直径为7.5厘米的聚乙烯盆中种植黄瓜(品种:Suyo),当黄瓜到达二叶 阶段时,用喷枪将药液喷到两株黄瓜幼苗上,药液中试样化合物的预定浓度为 1,000升/公顷。
在处理后的第二天,用黄瓜霜霉病菌的游动孢子囊悬浮液喷洒 和栽培黄瓜,并将黄瓜在保湿室中于20℃静置18小时。
然后,在20℃的恒温 室中静置6-7天,检查二株幼苗的初生叶上的平均损害面积,根据下式求出发 病率。
接着用和处理过的样地相同的方法获得未处理的样地中的平均损害面 积,不同的是用喷枪将水代替药液喷到黄瓜上。
结果示于表1-4。
发病率=(a/b)×100 a:处理过的样地的平均损害面积 b:未处理的样地的平均损害面积 此外,从下面的Colby公式可算出理论值: 理论值=(X×Y)/100 X:单用化合物1号处理时的发病率(%) Y:单用化合物 a、 b、 c或 d处理时的发病率(%) 当实验值低于由Colby公式算出的理论值时,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具有防 治害虫的协同效果。
这些情况下由Colby公式算出的理论值示于表1-4中的括 号( )里。
表1
表2
表3 表3
表4
测试实施例2 对番茄晚疫病的预防效果测试在直径为7.5厘米的聚乙烯盆中种植番茄(品种:Ponderosa),当番茄到 达四叶阶段时,用喷枪将药液喷到两株番茄幼苗上,药液中试样化合物的预定 浓度为1,000升/公顷。
在处理后的第二天,用番茄晚疫病菌的游动孢子囊悬 浮液喷洒和栽培番茄,并将番茄在保湿室中于20℃静置18小时。
然后,在20 ℃的恒温室中静置3天,用下述方法检查叶片的发病程度,从下列公式求出疾 病程度: 发病程度0:未发觉损害 1:发觉轻微损害 2:损害面积小于叶片面积的25% 3:损害面积至少为叶片面积的25%,并小于50% 4:损害面积不小于叶片面积的50% 疾病程度=[(0×A+1×B+2×C+3×D+4×E)/{4×(A+B+C+D+E)}]×100 A:发病程度为0的叶片数 B:发病程度为1的叶片数 C:发病程度为2的叶片数 D:发病程度为3的叶片数 E:发病程度为4的叶片数 还根据下列公式用二株幼苗的平均疾病程度算出发病率,结果示于表5-8。
接着用和处理过的样地相同的方法获得未处理的样地的平均疾病程度,不同的 是用喷枪将水代替药液喷到番茄上。
发病率=(a’/b’)×100 a’:处理过的样地的平均疾病程度 b’:未处理的样地的平均疾病程度 此外,从下面的Colby公式可算出理论值。
当实验值低于由Colby公式算 出的理论值时,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具有防治害虫的协同效果。
这些情况下由 Colby公式算出的理论值示于表5-8中的括号( )里: 理论值=(X’×Y’)/100 X’:单用化合物1号处理时的发病率(%) Y’:单用化合物 a、 b、 c或 d处理时的发病率(%) 表5
表6
表7
表8
现在,下面描述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的配制实施例。
但是,本发明决不受其 限制。
配制实施例1 (i)高岭土 78重量份 (ii)β-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 2重量份 (iii)聚氧乙烯烷基芳基硫酸盐 5重量份 (iv)水合的非晶态二氧化硅 15重量份 将上述成分的混合物、化合物1号和化合物 a以8∶1∶1的重量比混合,获 得可润湿的粉末。
配制实施例2 (i)化合物1号 0.5重量份 (ii)化合物 a 0.5重量份 (iii)膨润土 20重量份 (iv)高岭土 74重量份 (v)木素磺酸钠 5重量份 在上述成分中,以适量加入造粒所需的水,然后混合并造粒,获得粒料。
配制实施例3 (i)化合物1号 0.25重量份 (ii)化合物 a 0.25重量份 (iii)碳酸钙 99.0重量份 (iv)低级醇的磷酸酯 5重量份 均匀混合上述成分以获得粉。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对因害虫而生植物病的农作物有稳定和高效的害虫 防治效果,施用所述的组合物能防治害虫。
展开
背景技术 JP-A-131163披露了作为本发明杀虫组合物活性组分的咪唑化合物用作杀虫 剂,需要时它们能与其他杀真菌剂一起使用。
此外,作为含有上述咪唑化合物为活 性组分的混合杀虫组合物,可以提及的有披露于JP-A-11-71209、JP-A-11-106301 和JP-A-11-124305的几种。
另外,WO99/27788披露了下文所述的化合物1号与(S)- 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的可能混合物。
但是,并 不知道包含上述咪唑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选自下列的杀真菌剂的杀虫组合物有优异 的杀虫效果:(S)-5-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2- 甲基-1-[(1-对甲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S)-丙基氨基甲酸异丙酯、3,5-二氯-N- (3-氯-1-乙基-1-甲基-2-氧代丙基)-4-甲基苯甲酰胺和N-(α-氰基-2-噻吩基)- 4-乙基-2-(乙基氨基)-5-噻唑氨基甲酰。
关于下文所述的式(I)的各咪唑化合物的杀虫效果,其效果对某些特定害虫可 能是不足的,或者其残留效果会停留较短的时间,所以某些情况下对害虫的杀虫效 果实际上会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克服上述问题已经作了广泛的研究,结果发现当下文所述的式(I)的 咪唑化合物和至少一种杀真菌剂一起使用时能获得单用各化合物时所预计不到的 优良杀虫效果,其中杀真菌剂选自(S)-5-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 二氢咪唑-4-酮、2-甲基-1-[(1-对甲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S)-丙基氨基甲酸异 丙酯、3,5-二氯-N-(3-氯-1-乙基-1-甲基-2-氧代丙基)-4-甲基苯甲酰胺和N-(α- 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基氨基)-5-噻唑氨基甲酰。
本发明是在这些发现的 基础上完成的。
也就是说,本发明涉及包含作为活性组分的至少一种式(I)的咪唑化合物和至 少一种杀真菌剂的杀虫组合物:
在式(I)的咪唑化合物中,作为定义R的低级烷基或低级烷氧基的烷基部分, 可以提及的是C1-6的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或己基,它们可以是 直链或支链的。
另外,在n至少为2的情况下,大多数R可以相同或不同。
式(I)的咪唑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下列化合物: 4-氯-2-氰基-1-二甲基氨磺酰基-5-(4-甲基苯基)咪唑(化合物1号) 4-氯-2-氰基-1-二甲基氨磺酰基-5-(4-甲氧基苯基)咪唑(化合物2号) 4-氯-2-氰基-1-二甲基氨磺酰基-5-(4-乙基苯基)咪唑(化合物3号)和 4-氯-2-氰基-1-二甲基氨磺酰基-5-(3-甲基-4-甲氧基苯基)咪唑(化合物4 号) 其中上述式(I)的咪唑化合物可用JP-A-1131163或EP-A-705823中披露的方 法来制造。
上述的(S)-5-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下文 简称为化合物 a)是THE 1998 BRIGHTON CONFERENCE-Pests & Diseases(1998年布 赖顿会议-害虫与疾病)319-326页披露的化合物。
上述的2-甲基-1-[(1-对甲苯基 乙基)氨基甲酰基]-(S)-丙基氨基甲酸异丙酯(下文简称为化合物 b)是THE 1998 BRIGHTON CONFERENCE-Pests & Diseases 367-374页披露的化合物。
3,5-二氯- N-(3-氯-1-乙基-1-甲基-2-氧代丙基)-4-甲基苯甲酰胺(下文简称为化合物 c)是 THE 1998 BRIGHTON CONFERENCE-Pests & Diseases335-342页披露的化合物。
N-(α -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基氨基)-5-噻唑氨基甲酰(下文简称为化合物 d) 是AG CHEM NEW COMPOUND REVIEW VOLUME17 1999的53页披露的化合物。
上述化 合物 a、 b、 c和 d是具有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的杀真菌剂。
包含作为活性组分的至少一种上述式(I)的咪唑化合物和至少一种选自化合 物 a、 b、 c和 d的杀真菌剂的杀虫组合物在施用于被有害菌类感染或怀疑被感染的 种植的农作物时,表现出优良的杀菌效果,这些农作物包括蔬菜,如黄瓜( Cucumissativus)、番茄( Lycopersicon esculentum)和茄子( Solanum melongena);粮食作 物(creal crops)如稻( Oryza sativa)和大麦( Hordeum vulgare)、豆( Legume);果 树如苹果( Malus pumila)、梨( Pyrus serotina, Pyrus ussuriensis, Pyruscommunis)、葡萄( Vitis vinifera)、柑橘( Citrus)和土豆( Solanum tuberosum)。
所述的组合物适于防治的疾病如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常见绿霉病、 植物斑点病、链格孢属斑(Alternaria blotch)、细菌斑、紫斑病、黑变病、晚腐 病(late rot)、晚疫病、早疫病、稻瘟病、叶鞘枯萎病(sheath blight)、幼苗猝 倒和南方枯萎病。
此外,所述的组合物表现出由致植物病的菌类引起的土传疾病的 优良防治效果,这些菌类如 镰刀菌属、 丝核菌属、 轮枝孢菌属、 根肿菌属和 腐霉属。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表现出长期的残留效果以及预防和/或治疗效果,并且在 预防效果上特别优良。
具体地说,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表现出对下述这些疾病的优良防治效果:稻 瘟病、稻叶鞘枯萎病、黄瓜炭疽病、黄瓜、甜瓜( Cucumis melo)、甘蓝( Brassica)、 大白菜( Brassica)、洋葱( Allium cepa)、南瓜( Cucurbita)和葡萄的霜霉病;小麦 ( Triticum vulgare)、大麦( (Hordeum vulgare)和黄瓜的白粉病;土豆、辣椒 ( Capsicum annuum)、甜椒( Capsicum annuum)、西瓜( Citrullus vulgaris)、南瓜、 烟草(Nicotiana tabacum)和番茄的晚疫病;小麦Septria病、土豆早疫病;柑橘 黑变病;柑橘的常见绿霉病;梨斑点病;苹果链格孢属斑;洋葱白色晚疫病;西瓜 褐色腐烂;各种作物的灰霉病、核盘菌属腐烂(Sclerothinia rot)、锈化和细菌斑 这样的疾病;以及由藻菌引起的疾病,如由致植物病的菌类引起的土传疾病,这些 菌类如 镰刀菌属、 腐霉属、 丝核菌属和 轮枝孢菌属。
此外,所述的组合物表现出对 由根肿菌属引起的疾病的优良防治效果。
更具体地说,所述的组合物表现出对下列 这些疾病的特别优良的防治效果:土豆、辣椒、甜椒、西瓜、南瓜、烟草和番茄的 晚疫病、以及黄瓜、甜瓜、甘蓝、大白菜、洋葱、南瓜和葡萄的霜霉病。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还表现出对农业和园艺害虫、螨虫和线虫的优良防治效 果,例如,害虫如光蝉(planthoppers)( Delphacidae)、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绿稻叶蝉( Nephotettix cincticeps)、赤豆象鼻虫( Callosobruchuschinensis)、黄地老虎( Spodoptera litura)和绿桃蚜虫(grean peach aphid)( Myzus persicae),螨虫如二点叶螨( Tetranychus urticae)、朱砂叶螨 (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桔金爪螨( Panonychus citri),而线虫如南方根癌 线虫( Meloidogyne incognite)。
构成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的大多数活性组分可以和助剂结合使用,用和常规农 业化学配制相同的方法制成各种形式,如可乳化的浓缩物、粉末、可润湿粉末、水 溶液、颗粒和悬浮浓缩物。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一起混合和制备上述式(I)的化合 物和其他特定的化合物,或者单独制备并将所得的制成物混合。
实际上这些制剂可 以就这样使用,或在用稀释剂如水稀释到预定浓度后使用。
作为助剂,可以提及的 是例如载体、乳化剂、悬浮剂、增稠剂、稳定剂、分散剂、潮湿剂、湿润剂、渗透 剂、防冻剂和消泡剂。
它们可在需要的情况下任选地加入。
载体分为固体载体和液 体载体。
固体载体的例子包括动物和植物来源的粉末,如淀粉、糖、纤维素粉、环 糊精、活性炭、黄豆粉、小麦粉、稻壳粉、木粉、鱼粉和奶粉;矿物粉如滑石、高 岭土、膨润土、有机膨润土、碳酸钙、硫酸钙、碳酸氢钠、沸石、硅藻土、白炭、 粘土、氧化铝、二氧化硅、硫粉和熟石灰。
液体载体的例子包括水;植物油如豆油 和棉籽油;动物油如牛脂和鲸油;醇类如乙醇和乙二醇;酮类如丙酮、甲基乙基酮、 甲基异丁基酮和异佛尔酮;醚类如二噁烷和四氢呋喃;脂肪烃类如煤油、煤馏油和 液体石蜡;芳烃类如甲苯、二甲苯、三甲苯、四甲苯、环己烷和溶剂石脑油;卤代 烃类如氯仿和氯苯;酰胺类如二甲基甲酰胺;酯类如乙酸乙酯和脂肪酸甘油酯;腈 类如乙腈;含硫化合物类如二甲基亚砜、N-甲基-2-吡咯烷酮和N,N-二甲基甲酰胺。
潮湿剂(spreader)的例子包括烷基硫酸钠、烷基苯磺酸钠、木素磺酸钠、聚氧乙烯 二醇烷基醚、聚氧乙烯月桂基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和聚氧乙烯山梨醇酐脂肪酸 酯。
在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中。
所述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所述的至少一种 选自化合物 a、 b、 c和 d的杀真菌剂的合适掺混重量比通常为1∶10000-10000∶1, 优选为1∶1000-10000∶1,更优选为1∶200-200∶1。
此外,所述的至少一种式(I)的 化合物和所述的化合物 a的最优选掺混重量比为1∶150-3∶1。
本发明还提供了防治害虫的方法,它包括对害虫施用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
施用时,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中的活性组分浓度根据目标作物、施用方式、配方形式、 剂量、施用季节和有害菌类的类型而改变,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在处理叶片 的情况下,作为活性组分的式(I)的化合物的浓度通常为0.01-1,000ppm,优选为 0.3-500ppm,作为活性组分的所述至少一种选自化合物 a、 b、 c和 d的杀真菌剂的 浓度通常为0.01-1,000ppm,优选为0.5-500ppm。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现在描述本发明杀虫组合物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例子。
但本发明决不受其限 制。
(1)杀虫组合物,它包含作为活性组分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S)-5- 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
(2)第(1)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 (S)-5-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重量比为1∶1000- 10000∶1。
(3)第(1)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S)- 5-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重量比为1∶200- 200∶1。
(4)第(1)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中所述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S)- 5-甲基-2-甲硫基-5-苯基-3-苯基氨基-3,5-二氢咪唑-4-酮重量比为1∶150-3∶1。
(5)杀虫组合物,它包含作为活性组分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2-甲基 -1-[(1-对甲苯基乙基)氨基甲酰基]-(S)-丙基氨基甲酸异丙酯。
(6)杀虫组合物,它包含作为活性组分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3,5-二 氯-N-(3-氯-1-乙基-1-甲基-2-氧代丙基)-4-甲基苯甲酰胺。
(7)杀虫组合物,它包含作为活性组分的至少一种式(I)的化合物和N-(α- 氰基-2-噻吩基)-4-乙基-2-(乙基氨基)-5-噻唑氨基甲酰。
现在,下文将描述本发明的测试实施例。
但是,本发明决不受其限制。
测试实施例1 对黄瓜霜霉病的预防效果测试在直径为7.5厘米的聚乙烯盆中种植黄瓜(品种:Suyo),当黄瓜到达二叶 阶段时,用喷枪将药液喷到两株黄瓜幼苗上,药液中试样化合物的预定浓度为 1,000升/公顷。
在处理后的第二天,用黄瓜霜霉病菌的游动孢子囊悬浮液喷洒 和栽培黄瓜,并将黄瓜在保湿室中于20℃静置18小时。
然后,在20℃的恒温 室中静置6-7天,检查二株幼苗的初生叶上的平均损害面积,根据下式求出发 病率。
接着用和处理过的样地相同的方法获得未处理的样地中的平均损害面 积,不同的是用喷枪将水代替药液喷到黄瓜上。
结果示于表1-4。
发病率=(a/b)×100 a:处理过的样地的平均损害面积 b:未处理的样地的平均损害面积 此外,从下面的Colby公式可算出理论值: 理论值=(X×Y)/100 X:单用化合物1号处理时的发病率(%) Y:单用化合物 a、 b、 c或 d处理时的发病率(%) 当实验值低于由Colby公式算出的理论值时,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具有防 治害虫的协同效果。
这些情况下由Colby公式算出的理论值示于表1-4中的括 号( )里。
表1
在处理后的第二天,用番茄晚疫病菌的游动孢子囊悬 浮液喷洒和栽培番茄,并将番茄在保湿室中于20℃静置18小时。
然后,在20 ℃的恒温室中静置3天,用下述方法检查叶片的发病程度,从下列公式求出疾 病程度: 发病程度0:未发觉损害 1:发觉轻微损害 2:损害面积小于叶片面积的25% 3:损害面积至少为叶片面积的25%,并小于50% 4:损害面积不小于叶片面积的50% 疾病程度=[(0×A+1×B+2×C+3×D+4×E)/{4×(A+B+C+D+E)}]×100 A:发病程度为0的叶片数 B:发病程度为1的叶片数 C:发病程度为2的叶片数 D:发病程度为3的叶片数 E:发病程度为4的叶片数 还根据下列公式用二株幼苗的平均疾病程度算出发病率,结果示于表5-8。
接着用和处理过的样地相同的方法获得未处理的样地的平均疾病程度,不同的 是用喷枪将水代替药液喷到番茄上。
发病率=(a’/b’)×100 a’:处理过的样地的平均疾病程度 b’:未处理的样地的平均疾病程度 此外,从下面的Colby公式可算出理论值。
当实验值低于由Colby公式算 出的理论值时,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具有防治害虫的协同效果。
这些情况下由 Colby公式算出的理论值示于表5-8中的括号( )里: 理论值=(X’×Y’)/100 X’:单用化合物1号处理时的发病率(%) Y’:单用化合物 a、 b、 c或 d处理时的发病率(%) 表5
但是,本发明决不受其 限制。
配制实施例1 (i)高岭土 78重量份 (ii)β-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 2重量份 (iii)聚氧乙烯烷基芳基硫酸盐 5重量份 (iv)水合的非晶态二氧化硅 15重量份 将上述成分的混合物、化合物1号和化合物 a以8∶1∶1的重量比混合,获 得可润湿的粉末。
配制实施例2 (i)化合物1号 0.5重量份 (ii)化合物 a 0.5重量份 (iii)膨润土 20重量份 (iv)高岭土 74重量份 (v)木素磺酸钠 5重量份 在上述成分中,以适量加入造粒所需的水,然后混合并造粒,获得粒料。
配制实施例3 (i)化合物1号 0.25重量份 (ii)化合物 a 0.25重量份 (iii)碳酸钙 99.0重量份 (iv)低级醇的磷酸酯 5重量份 均匀混合上述成分以获得粉。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杀虫组合物对因害虫而生植物病的农作物有稳定和高效的害虫 防治效果,施用所述的组合物能防治害虫。
展开